月收入近万元——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陈茂益的起薪,令其他毕业生羡慕维海配资,岗位也是前景广阔的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门PVT初级开发工程师。
\n陈茂益坦言,他的成绩只能算中等。那他是如何从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的呢?7月27日,记者采访了即将入职的陈茂益。
\n陈茂益。受访者供图
\n早准备:大二时实习单面通勤2个半小时,虽然辛苦却十分珍惜
\n23岁的陈茂益是重庆人,在校学习的是化工专业,由于对车辆感兴趣,转入了车辆工程专业学习。
\n“我的成绩一般维海配资,知道自己不适合考研,直接就业是最好的选择。”陈茂益说,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寻找实习的机会。
\n“大二时,一家车灯供应商企业招实习生,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当时挺幸运的,顺利通过了面试。”陈茂益说,该企业位于璧山,从学校过去需要先坐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单面通勤时间约2个半小时。虽然辛苦,但陈茂益很珍惜这一机会。
\n陈茂益的实习岗位是项目管理,主要负责产品从初期开发到上市后批量生产过程中所有问题的协调与解决。
\n“实习初体验,是工作不易。”陈茂益说,有一次他出差,在供应商那连续熬了两个通宵,为的就是观察记录新产品注塑过程中的状态并反馈问题。
\n多实践:在实习中练手,大幅提升解决问题与沟通协调能力
\n“大学4年,我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为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产品生产流程的机会,还让我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特别是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茂益讲了一个小故事。
\n有一次,在实习岗位上维海配资,他所在的项目部门在试生产一款车灯时,其散热性能出现了问题。
\n“问题容易找,但解决起来却不容易。我们需要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陈茂益解释,“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直接打回到某个部门上,而是要把问题细分到各个部门,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比如,散热器需要换哪一款,我们就要去找具体的供应商,找几款不同类型的散热器做试验,再提供给设计部,设计部把散热器规格改好之后,装到车灯上,再协调工艺部门进行改装。”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大大提升了陈茂益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n但陈茂益并未满足于这一次实习的经历。一年多后,在大四上半学期,他又得到第二个实习机会:在某企业担任工艺实习工程师,负责解决产线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工艺问题。
\n“首先你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明白产品出了问题是不是生产工艺的问题。如果是,就需要进一步调查,生产线就得停产,就会影响生产线的效率。”陈茂益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与生产线的组长进行有效沟通。
\n陈茂益在实习中(红圈处)。受访者供图
\n“如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也很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正是因为陈茂益在4年的大学生涯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养,所以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昊川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该学院还结合专业特色创立学生科技创新工场,超长时间开放2600平方米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n展示优势:实习经历为求职打下坚实基础,顺利拿到offer
\n“在面试过程中能成功打动面试官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陈茂益向记者讲出了他的秘诀。
\n“当时,竞争挺激烈的,有50多人进入到面试环节,分6人一组进行面试。”陈茂益说,面试初级开发工程师时,他在组里排首位,感觉挺有压力。在面试时,面试官先让大家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接着开始提问:“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该如何解决?”
\n陈茂益自信大方地站起来,列举了此前在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并讲述了自己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回答令面试官频频点头。
\n“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优势,让我拿下了这份offer。”陈茂益说,有的同学实习也许是为了凑实习经历,但他是真正从中收获了书本以外的东西,为他的求职打下坚实基础。
\n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实习生 陈思竹
\n原标题:关注大学生就业①|月收入近万元 这位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啥求职秘诀维海配资
升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