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婉清)7月26日报道 7月26日宝聚荣配资,“不可思‘遗’·萌创千年——大熊猫IP赋能非遗活动”在成都市熊猫邮局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成都小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成都今之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吸引了来自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和院校,以及非遗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熊猫插画师、文创设计师及研究生代表共60余人参与。
作为我国国宝,大熊猫是世界级IP,而蜀锦等非遗则是天府文化的核心IP。此次活动以“大熊猫IP赋能非遗”为核心,旨在推动传统非遗与现代IP的融合创新。
致辞环节中,相关人士围绕这一核心方向发表观点。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黎明指出,大熊猫IP赋能非遗,是“萌态熊猫”与“千年蜀锦”的对话,践行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更能弘扬生态文化,让非遗在时代中重生。他还提出“以生态为根,铸文化之魂”“以创新为刃,破发展之局”的建设性意见。
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创新联盟秘书长杨蛟表示,在市场变革和消费习惯改变的背景下,打造超级IP是满足消费者物质与精神需求的重要内涵。大熊猫与非遗的“王炸”组合,有望在各方运作下实现文化与市场双赢,推动“萌态熊猫+千年蜀锦”从符号嫁接迈向文化产业共生,为全国非遗IP化提供“成都范式”“熊猫模式”。
活动现场,熊猫邮局负责人唐晓作《熊猫邮局不可思“遗”非遗文创介绍》主旨报告,分享了非遗文创转化的实践案例。作为在蓉央企打造的文创品牌,熊猫邮局多年深耕非遗文创领域,将蜀锦、皮影、糖画、川剧变脸等四川非遗转化为多样文创产品,并依托邮政特色,将非遗元素与邮票创意融合开发特色邮品,通过全国销售渠道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生动范例。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高校代表、非遗传承人、产业界人士分别从前沿探索、匠心坚守、创新实践等角度展开交流,见证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
【原创版权宝聚荣配资,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升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